2022年12月2日19:30分,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以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开展“2022年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系列讲座”,西南大学赵国柱教授应邀讲解《糖史学术研究的起点及“甜蜜”事业的坚守》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徐毅教授主持,学院2022级硕博士研究生总计一百多人参与讲座。
赵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对“糖史”研究取得的成果,戏称自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与会同学无一不对博士毕业论文、20篇糖业史学术论文、三部糖业史专著、三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样丰硕的学术成果感到敬佩。然后赵老师介绍了糖业史的一些基本情况,特别联系了其博士毕业论文对四川沱江一带的糖业研究,还提到广西贵港代表的岭南糖业代表地。之后,赵老师介绍了自己从南阳师范到华中师范大学求学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人生经历,自己研究领域的出发点实际是零起点、小众的、模仿式的,博士论文的研究集中在近代中国的四川这一地区,工作后进一步扩大到中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在研究方法上除传统书斋研究外,其团队进行了实地走访,关注糖史中的人文情况并表达出未来推动中国建立糖博物馆、糖厂工业遗产的期望。
最后,赵老师介绍了自己进行糖史研究总结出的四个经验:一是掌握多语言技能,方便接触多方面的语言材料,只有自己掌握语言才能得到第一手史料的准确信息。二是广泛收集资料,其他国家的汉学研究亦相当顶级,除档案期刊之外,田野考察和外文文献也应该广泛阅读;三是开拓多视野的认识,研究主体需要进行跨区域的对比才能得到更多认识;四是好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好的主题需要持之以恒的进行努力,长期耕耘才能收获硕果。
讲座结束后,赵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问答。有同学咨询查阅档案馆的途径和方式?赵老师介绍在国内的情况是携带单位开具的介绍信以及个人身份证即可,但这也是需要运气和人脉的加持才能使得查阅工作更深入,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部分档案馆查阅时不可拍照、不可复印,有的甚至管理严苛导致拒绝查阅档案资料。国外的机构一般可以拍照,复印的成本较高,在查阅过程中有其他需要可以联系当地机构协调,但近年来访问学者增多导致查阅难度略有上升。
最后徐毅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徐毅老师指出:赵老师亲切地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工作后的访学经历,在“糖”这一领域中逐步学习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并构建研究理论体系,最后在固定领域中形成学术话语权,代表了一个年轻学者长期坚持奋斗并最终成为优秀历史学者的经历。我们在研究中除了继承老一辈的历史研究成果外,应该关注到西方的研究视野和成果;对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大家学习理应向赵老师学习借鉴,如果大家从一年级开始,有意识的积累自己所关注领域相关资料并持之以恒的发现问题、阐释问题,能使后续的研究道路顺畅更多。由于英国时差限制,徐毅老师提醒赵老师结束会议吃午餐并同全体与会人员再一次感谢了赵老师精彩讲座。
图1讲座海报
图2讲座初始
图3赵老师开展讲座
附:
嘉宾简介:赵国壮,男,汉族,河南南阳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2016-2017年)、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2020年)、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第六届劲牌访问学者(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海外藏中国糖业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2021年),重庆市英才·创新领军人才(2022年)。主要从事中国(东亚)糖业史、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历史研究》《抗日 战争研究》等学术刊 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东亚糖业史研究》( 2021年)《 抗战大迁徙·工业重塑》 ( 2020年)等6部著作,获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2021年)、重点项目( 2018年)、青年项目(2014年)各一项,其他省部项目5项。